【专家科普】孕期如何安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发布时间:2024/12/12

精神分裂症常起病于青年或成年早期,常有个体认知、情感调节或行为紊乱等特征,疾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极大,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共识。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性障碍的主要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且容易耐受。

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目前已成为临床一线用药。然而,女性患者若在孕期发病,或者在用药期间意外怀孕,是否需要继续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对怀孕有怎样的影响呢?

目前病例报告、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显示,孕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控制患者在围产期的病情,对疾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中断治疗,会大大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如果合并妊娠中断治疗会使疾病更加复杂,面临的风险增加,如精神分裂症会增加围产期死亡、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等并发症的风险。

抗精神病药物孕期治疗的安全性方面,绝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属于C级。由于人类研究有限大多数证据来自动物研究,且结论不一,抗精神病药物的胚胎毒性仍不能排除。孕早期和孕中晚期暴露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带来与药物胚胎毒性的先天畸形和围产期并发症,如自然流产、新生儿出生缺陷、神经发育异常等。所以,在孕期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时,必须慎重地权衡利弊。

640 (1).png

综上所述,关于孕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无论在孕早期还是孕中晚期,均不能排除抗精神病药潜在的胚胎毒性,孕期用药具有胎儿发育风险,故在孕期一般不主张抗精神病药治疗,若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处于大剂量药物治疗期间应考虑推迟妊娠。但如果患者在孕期发病且病情严重,需要继续维持妊娠时,为了控制病情,保证顺利妊娠和分娩,必要时可以酌情考虑药物治疗。

(2)在药物选择上,选择用药时需谨慎权衡,尽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药物剂量最好选择可以控制病情的最小有效剂量,结合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避免盲目追求低剂量而忽视疗效,使胎儿同时暴露于疾病和药物的双重风险。

(3)在孕期接受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保证充分的产检和胎儿筛查,以尽早发现药物的暴露风险,及时处理围产期并发症,同时精神心理科门诊定期随访治疗。

640 (2).jpg

韩书贤  精神科一科女病区主任 主治医师

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一届精神科青年医师委员会委员,资阳市医学会科研管理专委会委员。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问题、睡眠障碍等的临床诊治。


  • 24小时急救电话:028-262255555     24小时服务中心电话:028-26965195
  • 行政办公室电话:028-26224413   纪检投诉电话:028-26196173
  • 沟通办投诉受理时间及随访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8:00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 © 2024 by( zydsyy120.com )版权所有: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本网站已被访问140907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