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识】智慧医保 落实就医“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1/09

智慧医保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医疗保险的管理和运营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医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和使用,实现医保业务的标准化、自动化和透明化。

其方法主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推行医保电子凭证、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技术,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管,防止欺诈骗保行为的发生以及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医保服务渠道,满足不同人群的医保服务需求。

实时市县医保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为医保业务的办理提供便捷和支持,从参保患者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就医更加办理,实现就医购药的无卡结算,不再为是否能及时享受到医保待遇而苦恼,就医等待时间缩短,也提高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本文将为您介绍从参保人的角度,怎样能更好地“享有”智慧医保带来的便利。


一、如何激活医保电子凭证

医保电子凭证可在以下渠道激活:


1.人脸激活方式:在医疗机构的门诊挂号、结算窗口处采集人脸,输入身份证号即可完成激活。



2.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激活方式:手机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完成注册和人像采集后,点击"医保电子凭证"设置预留手机号,验证通过激活。还可继续点击"我的"进入"我的家庭成员"激活绑定亲情账号。


3.微信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方式:打开微信搜索"医保电子凭证",点击"前往激活"。


4.支付宝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方式:打开支付宝搜索"医保电子凭证",点击进入医保电子凭证小程序,点击"同意协议并激活"。还可继续点击"亲情账户,绑定激活配偶、父母、子女的亲情账号。



二、感受智慧医保带来就医便利


(一)让挂号、缴费不排队。参保人员不限地点、不限时间,均可以通过手机在四川医保APP、医院公众号等使用医保码迅速完成挂号、缴费等流程,减少了参保人员排队的等待时间,实现了就医加速度。


(二)让医保待遇及时享受。参保人员不再为忘带医保卡、亲属没有亲自到就医地而苦恼。如果参保人员就医忘带医保卡,放在以前当次就医就不能享受医保待遇,而现在只会医保现推行的“刷脸”结算,刷脸终端是以专线加密的方式接入省医保信息平台,并通过调用公安部门的人脸库进行实名实人验证,可同时支持刷医保码和刷人脸进行挂号就诊、取药取报告和办理医保业务,所以只要在就医结算窗口,通过终端机进行“刷脸”则可立即享受医保待遇,实现了忘带卡的便利。


(三)家庭共济让就医更有保障。随着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的落地实施,医保资金如同被激活的“活水”,在家庭成员间流动,不仅方便了患者的就医结算,更有效提升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减轻了家庭医疗负担。


(四)让服务贯穿全流程实现床旁结算。从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减轻临床一线压力出发,转变服务模式,将窗口为唯一结算地点,转变为患者床旁结算,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打通贴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1.简化患者入院流程,减少患者无效等候时间,线上建卡、医保登记等可通过手机、自助机办理,免去患者无效等候和奔波,并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供智能提醒服务,系统自动识别入院进度,手机推送流程提醒,入院办理更清晰。


2.打造线上自助结算平台,升级出院结算服务,畅通患者出院流程。床旁结算的落实是指患者只需在各个病区的床旁或者护士站完成身份识别、医保结算、费用补退即可办理完成出院结算手续,无需患者、家属或者临床医务人员往返,医院将传统“窗口式等待服务”转化为“智慧化主动服务”,把线下结算窗口转移到线上。通过平台搭建,出院结算服务从“窗口前”转移到患者“床面前”,提供电子票据、费用清单、医保结算清单随时查阅下载服务,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缩短患者出院等待时间。



医   院   位   置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区

(医养结合院区)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康乐南路(新院)

公共交通:可乘坐7路公交车,“市第四人民医院”公交站。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区

(心身健康院区)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建设东路244号


公共交通:可乘坐10路、14路、5路、6路公交车,“静苑小区”公交站。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专科院区)

资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莲花路95号





  • 24小时急救电话:28-262255555
  • 24小时服务中心电话:028-26965195
  • 纪检投诉电话:028-26196173
  • 行政办公室电话:028-26224413(沟通办投诉受理时间及随访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 © 2024 by( zydsyy120.com )版权所有: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本网站已被访问61223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