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供稿】老年药源性抑郁:不容忽视的用药风险!

发布时间:2025/03/19


近期在上老年心理门诊时遇到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直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在就诊前1个月左右开始经常没缘由的不开心,不想吃东西,失眠,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刚开始家人没有重视,直到出现了自杀念头,才将他送到医院。经过医生判断,发现患者抑郁的“元凶”可能是他每天吃的降压药。


吃个降压药,还能引发抑郁症?

是的,你没看错。

吃药可以治病,但有时吃药也会“致”病。


一、什么是药源性抑郁?

药源性抑郁是指由药物直接或间接引发的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症状,在减量或停药后可逐渐缓解。据统计,约10%-15%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与药物相关。隐匿性强,易被误认为“衰老的正常表现”或躯体疾病后遗症。


二、哪些药物可能诱发抑郁?

文献报道,以下药物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抑郁,一起来了解下



三、早期识别信号

1、情绪异常:出现沉默寡言、无故流泪或发脾气,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2、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但定向力保留(与痴呆区别)。

3、躯体症状:不明原因的乏力、食欲减退或睡眠障碍(如早醒、多梦)。

4、行为改变:社交减少、自我封闭,或出现异常激越行为。


四、应对策略

1、特别提醒:药物诱发抑郁,受到个体素质、原患疾病种类、药物用量、用药时间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非服用上述列举的药物就一定会出现抑郁。不必过分恐慌,更不能因噎废食,直接停用相关处方药物,将自己置于原发疾病风险中。


2、科学用药,用药种类精简,避免重复用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优先选择副作用小的替代方案。长期使用高风险药物者,定期检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等。


3、无论什么药,一定要按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服用,不可擅自加量,也不可滥用。


4、家属平时要注意老人用药后情绪变化。若老人出现疑似症状,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应立即就医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便于医生精准判断关联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可自行服药。


结语:

药源性抑郁是老年健康领域“可防可控”的风险因素。通过科学用药、定期监测和家庭支持,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若发现老人用药后出现情绪或行为异常,务必及时就医排查药物因素,避免延误治疗。



  • 24小时急救电话:28-262255555
  • 24小时服务中心电话:028-26965195
  • 纪检投诉电话:028-26196173
  • 行政办公室电话:028-26224413(沟通办投诉受理时间及随访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 © 2024 by( zydsyy120.com )版权所有: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本网站已被访问56600次

搜索